异位性皮肤炎虽然透过药物可以稳定控制,但往往只要一停药就容易复发,如果儿童难耐强烈的搔痒感,往往会把皮肤抓的鲜血淋淋。台湾小儿过敏免疫科林鼎智医师表示:「事实上异位性皮肤炎除了药物治疗之外,还有许多日常生活的因素,会影响治疗的成效。」
虽然药物对于控制异位性皮肤炎有很大的重要性,但更重要的是日常生活的调整,包含饮食、衣物、起居都会大大影响,林鼎智建议若能做到以下几点,能大幅提升疗效。
禁忌食物少食用 降低过敏可能性
轻度病人需避免加工食品,例如:罐头、零食等,原型食物则视过去病史决定,若曾经吃过后数小时内发生明确过敏,才需限制食用。中重度患者若经药物治疗仍有困扰的症状,像是严重搔痒感,除了加工食品外,需考虑避开「组织胺」含量高的食物如:
腌渍类食物:泡菜、酱瓜
烟熏类:火腿、香肠
发酵类:酒、醋、奶酪
带壳海鲜
坚果类
微波食品
小麦制品
积极保湿不干燥 皮肤锁水量是关键
林鼎智解释:「异位性皮肤炎病人因皮肤保湿因子缺失,导致屏障受损,因此外来刺激物、过敏原、细菌、病毒、霉菌等容易入侵,造成皮肤发炎的机率大幅提高。」
研究显示,每天擦保湿剂像是乳液、乳霜或油膏两次以上,能显着提升皮肤锁水量,加强皮肤屏障。尤其在洗澡之后五分钟之内擦上乳液,更能帮助皮肤维持高含水量,有效预防异位性皮肤炎发作。不过即便皮肤情况已经好转,仍需勤擦保湿,预防复发。
搔痒感来袭怎么办?这些方式有效止痒
异位性皮肤炎皮肤屏障功能有缺陷,导致更严重的发炎,让「痒」的感觉更强烈,加深病人想「抓」的欲望,一抓之下,又导致皮肤完整性被破坏得更严重,形成恶性循环。
所以积极止痒对于病人尤其重要,应遵照医嘱擦药,医师也会视情况给予口服止痒药物。若突然觉得很痒、痒到受不了,可用干净湿毛巾冷敷止痒,取代搔抓,较小的小孩可使用防抓痒衣物、定时修剪指甲。
留意温、湿度!汗水也算是刺激物
过度干冷与湿热都不好,对于异位性皮肤炎患者来说室内温度应维持在摄氏 22-24 度之间,湿度则维持在 50-60 %。
另外,衣服建议穿棉质,也要避免毛衣或合成衣物,塑化剂、清洁剂、香料、化学物品都要避免接触,包括像是游泳池的氯水也会刺激,每次游泳完需马上用清水淋浴,冲去身上的氯水。汗水是常见的刺激物,夏天外出时建议携带湿毛巾随时按干汗水,禁用湿纸巾。
林鼎智坦言:「常见治疗失败的原因,是病人或家长因担心药物的副作用而中断治疗,尤其是儿科病人。」
事实上因新一代类固醇药膏问世,药物只有极微量会透过皮肤进入血液循环,不容易造成副作用,且受过专业训练的医师对于病人会准确选药并调整剂量,用少的暴露量来达到大的疗效。
来源:台湾健康网、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