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人与个管师会面,让病人自在地倾吐压力,以期在潜移默化引导中,对癌友的存活率发挥关键作用。
48岁徐女士2年前初诊时发现直肠癌,即使已经完成治疗,仍见她时刻担心着何时会再复发、每日忧愁度日。肿瘤个管师注意到徐女士与其他病人相比,更容易紧张焦虑,因此从治疗前,肿瘤个案管理师即特别投入心力关怀徐女士,但就如临床上所观察到的现象:特别焦虑的病人,治疗后复发的机率似乎特别高,不到2年,徐女士回诊时真的又发现肿瘤复发。
随着癌症医学的进步,癌症病人的存活率也大幅提高,但一般人不知道的是,多数时候「心理」的调适更重于「医疗」。临床上很容易观察到,当病人面对癌症与治疗有较正向的念头时,在预后与存活率上会有较佳的表现。
医界近几年开始正视病人心理状态与预后的关联性,且有越来越多的研究文献支持这项发现,认为关注病人的心理调适,在癌症治疗中着实扮演重要的角色。也正因为如此,鼓励医院在病人确诊癌症时,即让肿瘤个案管理师适时介入、主动联系病人,在短的时间内,提供关怀、医疗咨询及经济支持转介等服务。
台湾王新芳副主任表示,以第2期乳腺癌的妇女为例,在国健署数据库中,全国乳癌病人在经过手术、化疗、放射线与标靶治疗之后,5年存活率目前可达到90%以上,而罗东博爱医院领先于全国平均达到94%,原因是除了准确治疗外,其实院方重视「癌友心理支持导航计划」,给予癌友相当大的勇气面对疾病。
王新芳副主任不讳言,病人的忧虑其实并非只来自身体病痛,更有对家庭的承诺、对生命不可预期的恐慌、忧心社交或经济等问题。但当病人的心理压力随疾病浮出,透过个管师导航协助,或转介社工师、心理师后,病人因为倾诉、讨论与接受帮助,反而有机会厘清心中的忧虑、排出轻重缓急,甚至找出解决之道,让癌友有机会恢复心理平静,并保持乐观与积极的态度。
肿瘤治疗将癌友的心理问题纳入关怀,肿瘤个管师导航介入的时机不仅包含初期诊断、后段治疗,后期的追踪更是不松懈,以协助癌友走出癌症阴影。肿瘤中心也特别规划「谈心小屋」,安排病人与个管师会面,在安静的环境中,让病人自在地倾吐压力与焦虑,以期在潜移默化引导中,对癌友的存活率发挥关键作用。
来源:台湾健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