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乳癌是女性癌症发生率很高的癌症,而放射线治疗是重要疗程,在癌症放射治疗的过程后,日常的皮肤照护也是不可或缺的一环。
台北荣民总医院肿瘤医学部放射肿瘤科主治医师赖姿妤表示,乳癌手术后的放射治疗,主要目的为减少患侧乳房日后乳癌复发的机会,目前术后的放射治疗上,短则大约为 3 至 4 周、长则大约为 5 至 6 周。
放射线治疗后皮肤发炎反应 为「暂时性」会逐渐恢复
而乳癌患者在进行放射线治疗期间,随着治疗次数的增加,从治疗后的第二周起,「皮肤颜色会慢慢变深、些微发红,就像晒太阳过久的变化。」赖姿妤医师形容。另外,汗腺也会受到影响,进而导致排汗量减少,会让局部的皮肤较干、温度也会较高。
不少人也关心,放射线治疗所产生的皮肤问题是否能够复原?赖姿妤医师说明,放射线造成的皮肤发炎反应都是暂时性的,在整个疗程之后,让皮肤休息 2 至 4 周后皮肤发炎反应就会逐渐恢复。
而皮肤的副作用,以目前的临床观察来说,大部分的皮肤反应都为局部轻微发红、脱皮,少数的患者才会出现较严重发炎反应,不过放射部位轻微的局部发红、产生刺激感,也让患者的生活品质多少受到影响。
放射线治疗后 应注意防晒、清洁、保湿
赖姿妤医师也提醒,患者在进行放射线治疗过后,日常生活中应该要注意以下事项,以照护放射部位的皮肤:
放疗期间,穿宽松的衣服、减少皮肤的摩擦
照射部位皮肤尽可能不要直接晒到太阳
以「物理性」防晒为主,撑伞、戴帽子、穿外套遮蔽等
放射治疗部位不要涂抹防晒、化妆品
不要处于高温的环境
赖姿妤医师建议,接受放射线治疗后的皮肤照护,应以遵守清洁为主还有保湿为原则,一般会建议每日用温水清洁照射部位,如果想要加强保湿的话,可以涂抹一些保湿乳液。
保湿乳液建议时机
而放射线治疗后皮肤的反应严重程度也有所不同,一般而言共分为四级:
1级:局部轻微发红、干脱皮
2级:发红范围更广、出现脱皮、小块湿性脱皮
3级:出现大片湿性脱皮、伴随出血
4级(以上):皮肤坏死溃烂,并影响到生命征象
赖姿妤医师建议,如果在每日的放射治疗、局部清洁完后,想做局部保湿、保养,可以考虑用保湿乳液,「但这是针对皮肤是完整的、没有伤口,且1-2级的皮肤反应才适用。」
另外,因为放射治疗为1天1次,赖姿妤医师表示,基本上会请病患回家局部清洁后再做保养,不过如果出现第3级以上湿性脱皮的病患,就是以烫伤、伤口照护为原则来进行,会给予病患烫伤专用的药物。
保湿乳液挑选 以「水溶性、好涂抹、好吸收」为原则
至于市面上这么多的保湿乳液产品,接受放射线治疗的患者该怎么挑选呢?赖姿妤医师建议,挑选重点还是以「水溶性、好涂抹、好吸收」为原则,像是凡士林、婴儿油、绵羊油皆属于油性,因清洁不易,在照射期间先避免使用。
而目前坊间的确有一些针对放射治疗皮肤照护推荐的产品,不过赖姿妤医师表示,保湿乳液的用处主要还是以缓解症状为主。
而除了保湿以外,目前有专业设计的水凝胶产品,也更容易涂敷,且降低皮肤受损严重程度,让患者更顺利的完成疗程。
针对放疗后副作用所产生的皮肤问题,舒放疗水凝胶产品有助于帮助保湿、降低受损程度,帮助患者顺利完成疗程。
而如果要使用保湿乳液,要以「皮肤是完整的」为前提,不过有些人本来对外用敷料,就会有皮肤较敏感的情况,但还是要先经由放射肿瘤科医师加以评估是否可以使用会比较好.
来源:台湾健康网、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