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趋缓,不过不少民众还是担心出门会增加染疫风险,台湾心理师蔡晓雯表示,害怕是正常的,不过要看自己的害怕是合理还是不合理。
蔡晓雯心理师指出,疫情下常出现担忧的心情,容易担忧自己或是身旁的人会不会被感染,此外,有些人也会担心工作、生意受到疫情影响。
疫情爆发时,家中孩子停课对于家庭照顾者来说也是一种压力,近期疫情虽然趋缓,但担忧再爆发一波疫情,也会让家庭照顾者心中产生压力。
长期焦虑未解决 当心引发身心症状
如果长期焦虑、恐惧一时无法解决,长期下来会引发忧郁的状况,会产生无力感、无奈的想法,进而造成失眠以及身心症状的出现。
蔡晓雯心理师表示,可以自行评估害怕的感觉是合理还是不合理,举例来说,若夜晚处在在治安较差的环境中,出门会感到害怕也是合理的。而就新冠肺炎病毒传播特性、确诊足迹来说,出门会害怕是合理的。不过如果有时候连必要的出门采购、社交接触都害怕,甚至进一步禁止家人出门,就属于不合理的害怕。
而看见疫情消息,许多人也出现觉得自己好像也确诊、出现新冠肺炎症状的状况,蔡晓雯心理师表示,身心是相连的,焦虑的情绪会带动生理反应,有时候紧张是自动化的反应,有些人个性天生就容易紧张,进而产生心跳加快、胸闷、喉咙卡的感觉,若快筛后已确认没有染疫可能,就建议处理自身情绪问题。
忧郁到影响生活功能 建议就医治疗
民众忧郁到什么程度,会建议就医治疗呢?蔡晓雯心理师指出,如果忧郁症状已经持续太久,甚至严重影响到生活功能(例如:失眠、工作受影响),这时就建议就医治疗。
蔡晓雯心理师表示,「人都会有情绪上的波动,一周内会有 2 至 3 天心情不好是正常的,建议民众可以先问问自己,这个紧张、忧郁、恐惧的强度是否能够经由自己觉察并承受、放松,并正常的上学、工作,若脾气也没有因此变得暴躁,就可以不用就医治疗。」
疫情下心理保健 心理师提点 8 招舒缓方式
至于疫情下的心理保健,蔡晓雯心理师建议,先落实自我防护措施并吸收正确的疫情知识,吸收知识及确实落实防疫是安心的基础,而在安心的基础上,可以再进行身心放松。
1、评估
评估自己的紧张与焦虑是否合理,若为合理的焦虑,再进行相关作为。
2、觉察
可以觉察自身紧张和压力的反应是什么,身心为相连的,焦虑恐惧的心态常常反映在身体,可以觉察自己的身体症状是什么,常见的有胸闷、肌肉紧绷、头晕、胃痛等。
3、呼吸
简单的舒缓方法就是呼吸,觉察呼吸时身体会自然的放慢呼吸,放慢呼吸后心跳、血压、肌肉也会跟着变慢与放松,在压力状态下,呼吸会变得短而急促,在觉察的情况下,可以提醒自己放慢与加深呼吸(或腹式呼吸),进而达到放松效果。
4、觉察肌肉紧绷之处,练习放松肌肉
可以在呼吸时觉察身体肌肉紧绷的地方,身心相连,心理影响身体,身体也可以影响心理,透过放松肌肉也能放松心情。当觉察到紧绷,我们就会自然放松,时时觉察紧绷,就是时时练习放松肌肉的机会,久而久之,就越来越容易放松了。
5、运动
运动是好的放松方法,运动后分泌的神经传导素可以让心理及脑部放松,如果下班后身体很累,也可以慢走半小时放松心情,好的脑部休息,就是安静的走着,可快可慢,把心放在身边的风景,但若今天体力已经耗竭,就不要勉强去动,过度运动反而会让免疫力降低。
6、做个人放松、享受的事
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休闲活动,兴趣本身可以让人专注、放松,进而达到舒压,个人兴趣与嗜好可以带来专注喜悦的时光,非常珍贵有意义的能力,也是高压生活中维持平衡的方式。
7、找人聊聊
人与人之间的连结会让人安心、放松,建议可以找个你可以放心与信任的人聊一聊、陪一陪。
8、倾听自己的心,不安时,说一些温柔的话安抚自己
找到对自己安抚能力的话语,例如:我不是一人孤军奋战,我可以请求支持、到目前为止,我已经做得不错,只要持续平静稳定的走下去等。
来源:台湾健康网、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