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年轻化是近年来医学重点观察,不论是饮食、环境还是基因影响值得重视,新一篇义大利研究更发现,年轻病患在诊断直肠癌时,将近 7 成是已经是第三期或第四期,台湾肠胃科医师推测:「是年轻人不觉得自己的症状是直肠癌,警觉性不够,以致太晚发现。」往往愈后可能比年长者更差。
大肠直肠癌年轻人发生率逐渐上升
台湾有六成初次确诊大肠癌是在第1期到第2期,但四成已是第三期到第四期才确诊,不少人都是做「粪便潜血」后及早发现。基隆长庚医院胃肠肝胆科主治医师钱政弘坦言:「平常在临床上也会遇到一些年纪不到 40 岁就罹患大肠癌的年轻人,虽然年轻人所占比例不多,但是发生率有逐渐上升的趋势。」
癌症风险虽然是随着年龄增长跟着上升,但各种外界刺激影响下,别以为癌症不会找上年轻人,越来越多研究发现年轻人罹患大肠直肠癌比率上升外,期别也相较晚期。
2021 年义大利发表一篇论文,探讨年轻人罹患直肠癌的现象。研究收集了 101 位年龄位在 18-39 岁的直肠癌患者,以及 300 位年龄大于40岁以上的患者(年长组)当对照组,去比较两组在治疗后长期追踪的预后。
研究:年轻人延后就医长达一年!近七成确诊为晚期
研究指出年轻直肠癌患者男女比例差不多,但有 25.7 %患者其实有大肠癌家族史,且从有症状到确定诊断平均是相隔 13.7 个月。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年轻病患在初诊断时,有近 7 成是已经第三期或第四期,有三分之一的人癌细胞已经有远处转移,也就是年轻人在被诊断出直肠癌时,疾病分期比年长者还要严重。
钱政弘认为:「可能的原因就是『年轻人不觉得自己的症状是直肠癌』,所以统计起来从有症状到确诊的时间长达 1 年以上,出血的症状通常是被误诊为『痔疮流血』,因为警觉性不够或疏于就诊,疾病就进展到末期了。」
统计直肠癌常见症状:
血便(68.8%)
大便习惯改变(18.2%)
胀气(5.4%)
腹痛(5.4%)
体重减轻(1%)
美国年轻人确诊直肠癌比例增133%
钱政弘提到:「其实不管是年轻人还是年长者症状其实都差不多,只是年长者一有血便往往都会马上就医,可以在一个月内就诊断,在一年的时间内,癌症期别是有可能一下从第二期变成第四期,晚一年诊断转移风险一定会变大。」
另外一项刊登在《Cancer, Epidemiology, Biomarkers, & Prevention》研究指出, 20 多岁确诊罹癌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多,晚期直肠癌比例增加 133%, 30 多岁的人增加 97%,40 多岁的人增加 48%。
直肠癌相较结肠癌更易转移!
大肠癌包含结肠癌+直肠癌+肛门癌,虽然直肠癌是大肠癌中的一种,但恶性度相较结肠癌更高,在临床上会认为直肠癌会相对比结肠癌较严重,治疗相对复杂愈后也可能较差,主要原因直肠靠近肛门与骨盆肌肉相临,血液、淋巴循环丰富较容易转移。
研究还针对年轻族群、年长组追踪五年,虽然两组的存活率都有近 9 成,但发现年长组癌症治愈的比例较高有 84.6 %,年轻组只有 48.5 %,为什么年轻患者反而治愈率比较低?
钱政弘解释:「归因于年轻患者在一开始的时候病情就比较严重,以及年轻人得大肠癌跟家族遗传的相关性高,也许因为这样癌细胞病变得更快。」
男女比例差异不大!有症状尽早就诊
过往临床上曾有一个个案,是一名 30 岁的女性医护人员,在怀孕期间解血便,原以为是痔疮出血不以为意,等到小孩周岁的时候去检查才发现是直肠癌末期,肿瘤已经扩散到腹腔和肝脏,后来虽然经过积极的治疗,还是未能看到小孩上小学。
统计上虽大肠直肠癌是男性多,但若 40 岁以下的族群男女比例是差不多,女生机会不会比较低,钱政弘提醒:「推论这项的现象也可能在台湾发生,年轻人不一定要等到指定岁数再就诊,特别是有家族病史及吸烟的病患,常见的警讯也不要轻忽了。」
来源:台湾健康网、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