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是人体重要消化器官,每年有很多人罹患胆囊癌,但几乎没有针对胆囊癌的相关研究。阳明大学临床医学研究所副教授李美璇,测量血清中常见的金属,分别发现12种及6种金属与胆囊癌及胆结石有关;少见针对胆囊癌的分析,也让这篇研究刚出炉不久,就立刻刊登在研究肝脏疾病的重要期刊《肝脏学》(Hepatology)。
▲阳明大学临床医学研究所副教授李美璇(左)研究发现,血液中金属元素浓度与胆囊癌有关。
除了年纪、女性、肥胖、基因等常见因素外,日常生活中所暴露到的金属含量,也会提高罹患癌症的风险;自然环境本来就存在各式各样的金属,人体内也需要微量的金属元素来维持身体机能,不过一旦暴露量太高,就会导致病变甚至罹癌。
李美璇和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合作,由美国提供259位胆囊癌病患血清,台湾则利用感应耦合电浆质谱仪法(coupled plasma mass spectrometry)分析这些患者的血清,一共检测血清中18种金属含量,发现12种金属与胆囊癌有显著相关,分别是砷、镉、铬、钒、硫、铜、铁、镁、钼、硒、硼、锂;而与胆结石有显著相关的金属则是砷、钙、钼、磷、硼、锂。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项研究中,血液中的金属浓度不见得与胆囊癌或胆结石有正相关;上述发现的6种金属,浓度越高罹患胆结石的风险越低。而镉,铬,铜,钼和钒的浓度提升,则会增加罹患胆囊癌1.80到7.28倍不等的风险。
过去受限于技术限制,只能测量1到2种不同金属在血液中的浓度,这次研究是一次测量多种重金属与微量金属。总结来说,大部分的重金属都是胆囊癌的危险因子,而多数微量金属则与胆囊癌呈现负相关。
李美璇表示,胆囊癌症状并不明显,治疗方式多半也只限于化疗与手术,发现罹癌后存活时间通常不到半年;这项研究对胆囊癌的自然病程提供了相关的横断面证据,但还需要进行纵向研究来评估金属暴露和胆囊疾病的时间性,并研究疾病病理。
来源:台湾健康网、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