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接一个新生命,是当爸妈很大的喜悦。然而对剖腹产的妈妈们来说,虽然不像自然产会产道撕裂伤,却会在肚皮上留下动刀的伤口,且腹腔内可能因为手术形成「沾黏」,严重的话,会影响妈妈们生产后的健康状况。
剖腹产后,会引起沾黏吗?
「只要是伤口,就可能有沾黏的风险。」台湾周产期医学会理事长、台北长庚纪念医院妇产科系主任洪泰和医师说。
洪泰和解释,所谓的「沾黏」,是指原本分离的器官跟器官之间相连在一起,「因为内脏器官在手术或愈合过程当中,伤口会渗出血液跟组织液,碰到其他器官就可能会黏在一起,形成沾黏。」
在解剖位置上,子宫的前面是膀胱,后面是肠子,两侧有输卵管和卵巢,周围又有腹膜包覆,剖腹产手术后就有可能跟这些部位产生沾黏。「我们一般剖腹产下刀位置,会在子宫下段的前面,是比较靠近膀胱的位置。手术中会先打开腹膜、把膀胱推到下面,再切开子宫下段、把宝宝轻拉出来。所以在子宫上的伤口就可能跟膀胱形成沾黏,腹膜的伤口也有可能跟子宫表面形成沾黏。」 虽然相对大肠直肠外科的手术,剖腹产已经不容易引起严重沾黏,但因为子宫周围的空间比较小、跟其他器官比较近,还是不能完全避免沾黏的风险。
依不同评估沾黏的方法,根据统计,一次剖腹产后发生沾黏的机率大约是 10~40%,第二次以后则增加到 25~75%;简单来说,动过越多次刀,沾黏的机率就越高。洪泰和说,如果妈妈本身曾动过骨盆腔手术,例如子宫肌瘤切除、卵巢肿瘤切除、或是子宫内膜异位症手术等,也会增加沾黏的风险。
剖腹产后,可能因为沾黏引起的后遗症
日后剖腹开刀时,需要先剥开沾黏部位,增加手术时间。
出血量增加,发炎反应变严重。
伤到膀胱跟肠道,引起受损,严重时可能会破裂。
术后肠阻塞(机率为千分之0.3)。
洪泰和说,如果在剖腹产后出现沾黏的状况,直接的影响就是下次剖腹的困难度会提高,手术时间拉长;再来是出血量变多,增加子宫的发炎反应。
严重的,有可能会伤到膀胱、肠道,或是引发肠阻塞。如果子宫和膀胱间发生严重沾黏,可能降低膀胱的弹性,使得容量变少而导致频尿;如果沾黏发生在肠道,则可能引起经常性肚子痛等症状。下次手术时,若沾黏情形严重,在手术执行剥离时,就使得膀胱或肠道破裂的机率大增。
洪泰和就举例,他曾经遇过一位妈妈,是大肠癌患者、做过大肠切除手术跟放射线治疗,已经有一些肠道跟子宫沾黏的状况,「第一次剖腹产的时候我们先把沾黏的部分剥开,才顺利接生,而当时并未有抗沾黏产品,因此,在第二次剖腹产时,沾黏情形更加严重,一段肠子黏在子宫前壁,手术过程中,虽然尽量小心,还是不免伤到肠子。由于术前已经预测可能会有肠道损伤的风险,所以在剖腹产后仔细检查肠子,果然发现一小段切伤,随后会诊大肠直肠科医师进行修补,并且使用抗沾黏产品,现在恢复情形良好,日常生活也没有问题。」 至于有些人会担心剖腹产后的沾黏,会不会导致不孕?洪泰和说,「以现在的剖腹产手术来说,不太可能会造成不孕,除非动到卵巢或输卵管手术,才比较有可能造成卵巢沾黏或输卵管阻塞,进而导致不孕。」
剖腹产前要怎么准备抗沾黏?
想要真正预防沾黏、减少沾黏带来的后遗症,洪泰和说,在手术前、手术中、手术后都要做好准备,有必要的时候也可以使用抗沾黏产品,减少沾黏的情况发生和严重度。「根据实证医学报告,有使用跟没有使用来相比,沾黏的机率可以减少 30~50%。」
手术前
跟医师确认过去是否有腹腔或骨盆腔手术史,以及剖腹产手术的详情状况。
待产时避免不必要内诊,减少阴道细菌上行至子宫诱发感染。
执行剖腹产手术前给予预防性抗生素,避免感染。
手术中
落实无菌操作。
彻底做好止血。
伤口尽量维持在「需要的范围」,不去触碰其他器官。
考虑使用抗沾黏产品。
手术后
尽早下床活动,刺激肠胃蠕动,避免沾黏。
鼓励病患嚼口香糖来刺激肠胃蠕动,避免沾黏。
尽早进食摄取足够营养。
洪泰和说,在手术中重要的就是减少伤口出血和确实止血,来避免沾黏形成。「抗沾黏产品的原理,主要是隔开伤口跟其他的器官的接触,无论是贴片型、凝胶型、溶液型或是粉末型等,至少要在体内发挥 7 天以上阻隔的功效。」 抗沾黏产品除了要充分发挥阻隔功效外,洪泰和也提到,另外更需要注意的是,必须要在2-4 周内完全被人体吸收;而选用的成分,也要注意不能影响到伤口愈合、不能增加感染的风险,确保安全性够高。玻尿酸就是一种常用的成分。 所以,如果想选用抗沾黏产品,可以注意几个要点:
选择具有美国FDA、欧盟、或台湾卫福部认证,确实有跟伤口阻绝、防止沾黏效果的产品。
选择能维持 7 天阻绝效果的产品。
选择能在 2-4 周内完全被人体吸收的类型,例如含有玻尿酸成分的贴片或凝胶,减少在体内残留、或术后后遗症的可能。
选择跟人体接近,不容易引起免疫反应、组织发炎的成分。
选择成分单纯、温和,不会刺激伤口的产品。
来源:台湾健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