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谨亨医师表示,传统摄护腺癌病理诊断,诊断率约仅3成,尤其是肿瘤如果在较难切片的位置,此时就可选择新式多参数磁振造影融合超音波影像经会阴摄护腺切片。
71岁许姓男患者,10年前开始出现频尿、夜尿、急尿与尿不干净的情况,经诊断为摄护腺肥大,开始定期至泌尿科门诊就医,在治疗追踪过程中发现,体内血清摄护腺特定抗原(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PSA)持续缓慢升高,但肛门指诊却无发现硬块,因此在北部医院进行直肠超音波摄护腺切片,虽然2次结果都是良性,但在第2次切片后,因为感染而高烧不退,还引发败血性休克,在加护病房住了1周,所以对经直肠超音波摄护腺切片出现阴影。
指诊无硬块 不代表没癌症
这2年移居中部,今年到童综合医院进行定期检查时,却又发现PSA指数不断上升,指数已上升到8.9ng/ml(正常值0至4ng/ml),童综合医院泌尿科吕谨亨医师说明,因指数上升速度快,每年PSA上升超过0.75ng/ml,且肛门指诊摸不到硬块不代表没有癌症,建议进行切片检查,但患者拒绝并告知疑虑。
后来经由吕谨亨医师解释说明,除经直肠超音波摄护腺切片以外,医院已引进多参数磁振造影融合超音波影像定位摄护腺切片(Transperineal TRUS/mpMRI fusion prostate biopsy),可以针对MRI影像怀疑肿瘤的位置做精准切片,且切片是经由会阴部而不是直肠,所以大大降低术后感染机率。经医病间沟通后,患者同意进行多参数磁振造影融合超音波影像定位摄护腺切片检查。
切片过程发现患者肿瘤位置在摄护腺前方偏顶端处,是传统经直肠摄护腺切片较难取样的地方,刚好藉由新式的定位仪器,精准切到肿瘤组织,切下来的病理报告确诊罹患初期摄护腺癌;后经达文西摄护腺切除手术,成功完整切除摄护腺肿瘤,并保留神经,维持了正常的解尿及性功能。
MRI影像诊断 提升至9成
吕谨亨医师表示,传统摄护腺癌病理诊断,是使用经直肠超音波做12针随机切片,不一定能切到肿瘤的位置,诊断率约仅3成,尤其是肿瘤如果在较难切片的位置,如个案是在摄护腺的前端或顶部,就难以诊断。传统式切片因直肠有许多肠内菌,易由切片的路径感染摄护腺,也可能有术后直肠出血、发烧甚至感染性败血症的风险。
因此为避免并发症发生风险,摄护腺诊断方式不断改善,目前除了传统经直肠摄护腺切片,也可选择新式多参数磁振造影融合超音波影像经会阴摄护腺切片,这种新式的切片诊断方式,针对MRI影像肿瘤位置精准切片,诊断率大幅提高到9成左右,且克服传统切片方式无法取样的位置限制。此外,因为经会阴而非经直肠切片,所以避免传统切片可能出现的并发症风险。
有摄护腺癌家族史 建议40岁开始接受检查
台湾泌尿科权威欧宴泉副院长指出,摄护腺癌因大多好发于高龄男性,又名「长寿癌」、「富贵病」,事实上,摄护腺癌是可以早期发现早期治疗的疾病,但若是拖到晚期才处理,会对病人及家庭造成莫大的负担。
因此目前大于50岁的男性,都建议接受摄护腺癌筛检,包含肛门指诊及摄护腺指数PSA抽血检查,而有相关癌症家族史或有下泌尿道症状的患者,建议40岁起就开始接受相关检查。如果摄护腺指数PSA大于正常值或是肛门指诊摸到硬块,就需再进行摄护腺切片来取得肿瘤病理组织。
来源:台湾健康网、侵删